您的位置: 济南供卵 > 济南供卵医院 > >

道虎壁王氏妇科 传承800年的非遗瑰宝

来源:未知   作者:不详   发布时间:2023-01-12 08:48   点击:358次
摘要:从宋朝名医王厚到王温、王振兴父子,王氏中医妇科传承了800余年,29代王氏子孙,名医辈出。第26代传人王裕普先天残疾,由于行动不便,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传承家业上,凭着

王薇

山西平遥古城西南部的道虎壁村历史悠久、土壤肥沃,它养育过800户人家,拥有着2700亩良田,也孕育了宝贵的非遗文化——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。从宋朝名医王厚到王温、王振兴父子,王氏中医妇科传承了800余年,29代王氏子孙,名医辈出。

家谱延传

位于太原火车站前的道虎壁王温诊所,已有二十多个年头。诊室里,这边号脉,那边抓药,来往无数的患者直到正午才渐渐散去,墙壁上悬挂着的家谱,时时提醒王氏人要恪守医道、延传本领。

王氏《新建家佛堂碑记》记载:“我族王姓本商朝比干丞相之后,居太原郡,唐宋避乱迭迁族繁难……大元仁宗皇帝皇庆二年,迁居城南道虎壁村……”宋朝时期,始祖王厚迁居山西平遥东泉镇,为泉乐里三甲中人,王氏妇科从此流传了下来。

家谱上标注着王氏历代传人的行医记录与头衔。始祖王厚曾为皇妃诊病;第四代世祖王时亨曾为宋朝进士、名医;第八代世祖、元朝名医王士能因给皇妃医疾有功,被皇帝赐“龙衣”,并封为“世代良医”;第十二代世祖、明朝名医王伯辉因给皇亲国戚医疾有功,被皇帝封为“世承先代医人”;第十九世祖、明朝御医王聘宇,承袭了傅山的女科精髓……

经过一代代王氏传人的努力,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逐渐被发扬光大,并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家传脉诀

第28代传人王温天生勤奋,虽已年过六旬,却还在坚持看医书、学医道。在他看来,只懂治病救人是不够的,还要了解患者的性格、体质、经历,这样才能掌握其阴阳、虚实、寒热,并选用相应的药材,此外,洞悉社会状况、体察众人需求也十分关键。王温说,诊断不存在“套路”,只有靠长期号脉、勤于判断:“平日里,病人往我这儿一坐,我就能摸清他的性格、脾气。”

浮、沉、迟、数、弦、滑、濡、芤、长、短、大、小为王氏的家传脉诀,想要吃透它,需要下十几年、二十余年的功夫。王氏传人均是从孩提时开始识药辨性,背诵祖传汤头歌诀、医学三字经、药性赋、脉经、傅青女科等,过了十岁就开始跟随父辈学习诊脉,二十岁左右开始独立坐诊,磨砺越久,功夫越深。

“小的时候,我们在平遥看病,我四岁学医,稍大一点进药房抓取、辨别、泡制药材,十岁练习号脉,先从家人、村民开始,时间一久,甚至能摸出别人未知的症状。”王温的儿子王振兴说,自己的孩子年仅四岁,如今已经能背书了。

书写经验

王氏并非神医家族,之所以一代比一代医术高明,是因为每位先人都会将行医的经验编写成书或册子,供子孙阅读。

道虎壁王氏妇科 传承800年的非遗瑰宝

第26代传人王裕普先天残疾,由于行动不便,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传承家业上,凭着精湛的医术获得了“妇科神手”的美誉,此后,他成立了以道虎壁王氏妇科族人为主的平遥县中医妇科医院。王振兴说,太爷爷只留下了一本小册子,上面写的都是历代先人看病和用药的经验总结。

在王裕普的儿子——第27代传人王培章看来,学中医要与时俱进,不能生搬硬套先人的经验。王培章所处的年代,国家正在实施计划生育,许多妇女因节育上环而产生了腹痛、白带异常、出血等不适的症状。他根据她们的生理特点,发明了“还带汤”,并编写了《傅山女科临症应用》,受到了省内医学界的嘉奖。

如今,王温将自己的阅历融合先人的经验,编写了一本妇科书籍,他想趁健在之年,尽早为儿孙留下一份精神财富。

亲和治疗

“王大夫,我能握住您的手吗?”见女患者神色紧张地等待针灸,王温的妹妹王轶芳走了过去,边抚摸着她的胳臂边安慰道:“女人不要吃太凉的东西,不要玩凉水,不要总生气,要有规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。”王轶芳告诉她,特别是生完孩子,一定要经常调理。

轻松问诊,诙谐看病是王氏的风格。面对患者,他们通常尽量避免去讲晦涩难懂的中医术语,而是采用打比喻的方式,便于患者理解。每次出诊,他们都会等最后一位患者离开才关门。

王轶芳说,当年父亲在平遥坐诊时,接诊了许多专程来找他看病的外地患者,他深知这些人来一回不容易,哪怕晚些回家,也不愿将他们拒之门外,有时,他会将上午的出诊时间延长到下午两点。

800余年,王氏的祖上一直在教导后辈先做人,再学医,做人不可无诚信,如果没有医德,医术再高明也无济于事。

王氏人不爱打广告,但他们仍旧希望,能将家族的中医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    最新文章
    推荐文章